全国多地国家A级景点暑期免门票 包括厦门鼓浪屿主要景区、青岛崂山风景区等
6月19日,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消息,即日起至8月31日,8家收费国有A级景区对市民、游客实行免门票开放,包括鼓浪屿上的主要景区。北京青
问题一房地产贷款质量会影响总体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吗?
【资料图】
结论总体资产质量平稳且有些微改善迹象,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风险仍处在快速释放中,由存量的房地产贷款带来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仍未出现拐点,将在未来2023Q2、2023Q3持续走高。而增量房地产贷款有限,不会带来新增房地产不良贷款。同时,减值损失准备计提余额充足,足以应对房地产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而不会对净利润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2023年一季报报告不良贷款率为0.95%,比2022年年末下降1个基点,表明资产质量平稳,不良贷款偏离率为77%。但若按2022年年报不良贷款偏离率71%计算,对应不良贷款为653亿元,相应不良贷款率为1.03%,比2022年年末不良贷款率0.96%上升了7个基点。因此,从不良贷款率的角度,资产质量继续下滑。
从母公司的角度,据财报报告,2022年母公司(本公司)不良贷款与逾期60天以上贷款的比值为1.25。,2022年年末母公司报告不良贷款余额为542.14亿元,不良率为0.95%,那么逾期60天以上贷款总额应为约434亿元。2023年一季度末母公司(本公司)不良贷款与逾期60天以上贷款的比值为1.13,2023年Q1母公司报告不良贷款余额为565.7亿元,贷款总额为5,973,141百万,不良率为0.95%,即逾期60天以上贷款为500.6亿左右。假若按照2022年年末同样不良贷款与逾期60天以上贷款的比值为1.25计算,母公司不良贷款应为约500.6x1.25=62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26/5973141=1.05%(高于2023Q1财报报告的母公司不良率0.95%),同样显示不良率比2022年末上升,资产质量下降的趋势。
然而,从逾期贷款占比贷款和垫款总额的角度,2023Q1期末逾期贷款比为1.23%,相比2022年年末1.29%下降了6个基点,显示贷款资产质量是平稳并且有所改善。
相对而言,逾期贷款率比不良贷款率更为客观可,逾期1天就是逾期,没有人为干扰因素,因此,2023Q1财报报告的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向好的趋势是可以采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2023Q1期末逾期贷款余额环比增长幅度为-0.5%,期末不良贷款余额环比增长幅度为4.0%, 均低于期末贷款和垫款余额环比增长幅度4.7%,同样显示总体资产质量稳定且有些微改善的迹象。
从母公司不良贷款率的角度,2023年Q1报告母公司的不良贷款率除房地产业以外,其他行业的公司贷款和零售贷款的不良率都有所改善。2023Q1房地产业贷款总额3353.05亿元,同比2022年年末3337.15亿元增长了16亿元,大约增长了0.5%,不良贷款余额152.44亿元,比2022年末133.07亿元增加了约19.5亿元,增长了14.6%。招行解释说是“报告期内,受部分高负债房地产客户风险进一步释放的影响,本公司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均 较上年末有所上升。”,那么问题来了,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风险释放到什么程度了,释放接近尾声了吗?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会继续增长还是停止?这将意味着资产质量的全面好转。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从2020年12月31日开始走高,不良贷款率逐步上升,至2023年3月31日拐点依然没有出现,换言之,接下来的2023Q2甚至2023Q3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依旧极有可能继续走高!值得注意的是2023Q1,2022Q3,2022Q1,2021Q3的数据只是母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实际的集团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可能比这些数据还高。
既然拐点在未来2~3个季度不大可能出现,那么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余额是否计提了足够的减值损失呢?考虑到除房地产业外的其他贷款资产的不良率和逾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2023Q1的拨备覆盖率及贷款拨备率总体保持稳定,依旧处于毕竟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的减值损失拨备是足够的。换句话说,目前的拨备水平是足够覆盖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带来的潜在损失的,2022年末损失准备余额接近2550亿元(254,913百万元)足以覆盖2023Q1大约152亿元左右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同时,自2022Q2以来,房地产贷款余额已经呈现平稳略有下降的趋势,没有出现大幅新增加的房地产贷款,同时由于房地产不景气,贷款审核更趋严格足够,逻辑上未来主要的不良贷款更多来自存量房地产贷款风险的释放,由新增房地产贷款带来的不良贷款增量非常有限。而由于减值损失准备余额已经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并且除房地产业以外的资产质量逐步改善,减值损失准备计提要求逐步下降),可以用于调节未来存量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释放带来的用减值损失对净利润的冲击,净利润不会因房地产不良贷款分析受明显的影响。事实上,2023Q1的用减值损失为164.21亿元,同比2022Q1的215.23亿元下降了大约50亿元。
问题二营收同比下降是暂时的还是可能改变未来营收同比上涨趋势?
营业收入同比下跌主要是由于非利息收入下降带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同比下降是暂时性的和行业性的下跌吗?什么时候能够恢复同比增长?
结论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低迷,客户投资意愿大幅度下降导致,相关客户数及客户总资产仍然驻留在招商银行(并且依然持续增长中),因此不必过分担忧未来前景,一旦证券市场发生好转,相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将恢复增长。
2023Q1招商银行营业收入906.36亿元,同比下降了1.47%,竟然跑输了所有国有6大行。国有6大行中,工商银行同比增速最低,但也仅仅同比下跌1.09%!
其中招行2023Q1净利息收入同比仅仅增长1.8%左右,仅仅落后于中国银行7.01%的同比增速。但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了约12.6%,是5年以来一季度首次录得负增长,并且下降幅度大幅高于国有六大银行!
【从国有6大行的不良贷款率来看,中国银行资产质量保持平稳向好的趋势明朗。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50.79亿元,同比2022Q1的286.95亿元下降了净36亿元,同比下降了约12.6%,是5年以来一季度首次录得负增长,并且下降幅度较大,当中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减少了13.2%。
类似的情形曾经在2017Q1出现过,2017Q1以上同比2016Q1下降1.84%。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未186.4亿元,同比下跌约6%,当中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减少了23.8%。
这两次非常相似,都是在股市冲高后大幅回落大约2年后,大多数投资者投资意愿低迷的情况下导致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以及相关的托管费收入同比下降,进而导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跌。
从沪深300指数我们可以看到,2017Q1营业收入同比2016Q1下跌1.84%发生在2015Q2股市牛市见顶回落后的第7个季度。而2023Q1的营业收入(其中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跌1.47%发生在2021Q1股市冲高回落后的第8个季度。不仅发生时间点非常类似,其背后逻辑也类似股市大幅上涨后,投资者后知后觉,投资热情高涨,给银行的财富管理手机费及佣金收入和相关的托管费带来持续增长,之后证券市场冲高回落,逐步走低,投资者的投资热情逐步低迷,减少投资买卖行为,银行相应的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托管费也同步回落,经过7-8个季度后见底。总而言之,股市上涨,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托管费收入就上涨,股市下跌,相应的收入就下跌。
Choice统计数据显示,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银行、平安银行在内,共计13家上市银行的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出现下降。有近一半(21家)的银行其一季度的利息净收入出现同比负增情况,降幅大多处于3%-12.5%区间(招行同比增长1.8%)。同时,披露相关数据的19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4家银行的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呈现同比下滑,有7家银行下滑幅度高达30%以上(招行同比下跌12.5%)。
在一季度报中,招商银行同样对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归结于“受客户投资情绪低迷影响”。然而,在披露相关数据的19家A股上市银行中,虽然有14家银行的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呈现同比下滑,但还有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民生银行等同比增长的情形,所以完全将同比大幅下降归咎于证券市场低迷也不合适。
还好,招商银行的零售客户数及AUM、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数和客户总资产、私人银行客户数及客户总资产仍旧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如果说2023Q1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客户投资情绪低迷减少投资导致的,那么客户数及相关总资产同比持续上升表明客户及其总资产并没有离开招商银行(相反仍旧在持续流入),一旦证券市场发生好转,相关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就有很大概率重新恢复增长。
问题三净息差还会继续大幅下跌吗??
结论从整体上看,银行业净利息收益率近年来普遍下跌,已经接近触底,再没有大幅向下的空间。招行2023Q1净息差环比下跌相比国有六大行环比下跌幅度相对较小,净息差水平依然高于国有六大行,下跌主要是受宏观因素所影响,并非自身经营问题,只能承受,静待净息差止跌回升。
从全国商业银行的角度,自2011年以来净息差持续下降,从大约2.7%的水平下跌到2022年约1.91%的水平,下降幅度接近30%,是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如果进一步压缩净息差,商业银行抵补不良贷款的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将面临风险,经济体系需要健康的银行体系维系借贷功能,因此净息差基本没有大幅下行空间。
2023Q1招商银行净利息收益率为2.29%,同比2021Q1的2.51%下跌22个基点。其中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3.86%,同比下跌13个基点;计息负债年化平均成本率1.68%,同比上升10个基点。
横比的话,与招商银行2023Q1净利息收益率为2.29%,环比2022年末2.4%下跌11个基点。国有六大行的净息差下行压力同样在2023年一季度犹在。2023Q1,工行净利息收益率下降至1.77%,环比下降15个基点;建行净利息收益率环比下降18个基点到1.83%;交行一季度净利息收益率1.33%,环比下降15个基点,中行净息差为1.7%,环比下跌6个基点;农行净息差为1.7%,环比下降20个基点,邮储银行为2.09%,环比下跌11个基点。
【2022年农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为1.9%,同比减少22个基点;工商银行净利息收益率为1.92%,同比下降19个基点;邮储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同比减少16个基点至2.2%;建设银行净利息收益率2.02%,同比下降11个基点;交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为同比减少8个基点至1.48%;中行净利息收益率为1.76%,同比下降1个基点】。
因此,净息差持续下跌是普遍现象,并非招商银行独有,环比下跌幅度也相对是较小的。同时,招商银行2023Q1净利息收益率2.29%仍旧高于所有国有六大银行。这表明,净利息收益率持续下跌并非招商银行自身的经营出现了问题所导致,而主要是受宏观因素所影响。
标签:
6月19日,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消息,即日起至8月31日,8家收费国有A级景区对市民、游客实行免门票开放,包括鼓浪屿上的主要景区。北京青
图①:山西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兴荣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货车整装待发。资料图片 图②:司机王勇平驾驶货车行驶在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前进道路上嘹亮的号角。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
游客在银川市黄河横城旅游度假区观看花灯展(2月5日摄)。春节假期,“2022黄河横城冰雪彩灯艺术节”在宁夏银川市
新华社香港2月6日电题:狮子山下的舞狮人新华社记者韦骅“左眼精,右眼灵,红光万象,富贵繁荣!”“口食八方财,
正在进行围封或强制检测的葵涌邨居民在登记(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新华社香港2月6日电 题:凝聚香港社会共克时艰
2月6日,航拍青海省西宁市雪后美景。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月5日至6日,青海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古城西宁银装
[ 相关新闻 ]